第二故乡行
段兆军
点击进入《第一节——第十一节》:啊!看见雷达山了!38年后,我急不可耐地来到第二故乡……#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第十二节、退伍证
中午一时,旅游大巴来到场站路口,待我下车后游客们继续驶向日喀则市参观扎什伦布寺等景点,我便开始“回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屹立在前面雄伟壮观的营房大门。只见大门顶端正面镶嵚着鲜红的五角星,金黄色的“八一”二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四根白色门柱遒劲挺拔,大门端庄威严,气势恢宏,似有神圣不可侵犯之势。大门两侧各有人行通道,大门里面东西各有一间房子,东为来宾接待室,西为士兵值班室。大门两边外墙乃至整个场站被高高的砖墙围砌,严密整洁。
当年哪还有什么部队大门啊!一片大沙滩上各连队分散住在原305团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周边全是旷野戈壁,更别说像模像样的大门了。
一百多米的距离,我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大门前,门外两个哨兵在执勤,没错,这应该是我的老行当警卫连的兵,不过,说实话不得不佩服那昂首挺胸、端庄严肃的站岗姿势,比我们当年在沙土堆满的简易岗哨里站岗时正规威武多了。见我到来,执勤战士急忙走来盘询,于是我随即拿出深藏柜中躺了近四十年的《退伍军人证明书》(太荣幸了,这辈子除退伍后回到家乡拿此证去县人武部报到戳了个“服预备役”的长方形蓝色戳子、盖了个“甘肃省会宁县人民武装部证件专用章”红色印章外,唯一一次用到此证,你说是证书荣幸还是我荣幸?可能是证书因我使它重见了一次天日而荣幸,而我则因证书确认了一次我曾是这里的军人而荣幸吧!)及几张具有证明价值的军照让他们审查。
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最为自豪,而最牛x的《退伍军人证明书》
看到了吧,这是特殊时期特殊的《退伍军人证明书》。1976年9月9日,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10月,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继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位集党、政、军为一身的中国最高领导人。1977年3月,我退伍回乡,颁发的退伍证里除有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照片外,还有英明领袖华主席照片。而其最可贵之处在于,同时含有两位伟人照片的的退伍证在全国估计共发放了两三年次左右,你说珍贵不珍贵。
听说我是日喀则场站40年前的一位老兵,不顾年迈,不怕高反,千里迢迢,专程重游故地,几位小战士怀着崇敬的心情和我嘘寒问暖,由于当时正值西藏自治区筹备成立五十周年大庆之时,各类检查审查十分严格,故认真查看证件并详细盘问,因正值部队中午休息时刻,需待午休后,再请示首长安排,遂领我进入东面会客室,让座倒茶,第一次喝上了“故乡”水,心里那个甜呀!
闲谈之中,得知由于当时中印关系紧张,边境时有冲突发生,况且该场站又是离印度最近的轰炸机场站,战略执勤任务十分繁重,故管理十分严格,外人一般不允许进入。去年有几位七七年上海老兵怀着十分激动期待的心情不远万里来场站看望故地,然却未能如愿,让他们一时无法接受,只能带着不小的遗憾离去。但没办法,军令不可违呀。今年中印关系稍缓和了一点,但最近又全方位筹备大庆,准备迎接中央代表团来日喀则地区开展慰问活动期间,专机起降日喀则场站时的空勤保障事宜,同样忙得不亦乐乎,场站能不能接待我还不一定。只有等下午上班请示后才能决定,当然对我来说也只有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耐心等待了。
由于营区内不让拍照,于是趁空闲时间,我特意申请在场站大门内不远处书写“加快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的照壁前拍照留念。
2021年夏,原警场连连长、七三年会宁籍白太老战友专程去日喀则场站时在大门厅和站岗士兵合影留念,并在接待室给士兵讲述当年日喀则场站建站时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全体官兵为场站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荣历史。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段兆军:甘肃省会宁县人,1972年11月入伍,在空军西藏日喀则场站警卫连服役4年,1977年3月退伍后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工作,现退休在家。
作者:段兆军
老虎配资-炒股配资平台配资-炒股股票配资官网-十大杠杆炒股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